编者按:
本版不是追星心路!
这些被我们发掘出来的文字里寄托的真实情感,在被我们关注之前已经默默地存在很久了!它们的执著,真诚,纯洁让我们吃惊并且感动,早就高于一般意义的追星。
作者之一“蓝宝石别墅”为她的偶像写过一句话:“在世界的某处,有那样一个人的身与心的全情盛开,惊动远方!”
我们愿意成为又一个被惊动者!惊动于这些毫无功利色彩的情感!惊动于他们笔下那些因为偶像而生的美好文字和意境……

用影子证明太阳的存在
蓝宝石别墅
许多年前的一个春夜,我曾因为在电视里蓦然看到一位已故歌手的醇美吟唱而被触动,在夜色里,感动低回于心。
更远的许多年前,我曾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走过学校后面的小书摊,买了本杂志,上面有一篇文章是写一位我不熟悉的演员的,题目是:无尽的理想。我爱上了这个题目,尽管我还是忘了那位演员的容貌和名字,但我喜欢看见这几个字的午后。
在这些记忆里我总是能一次次明了自己是个爱美的人,有时会对生活的尘嚣微微地侧转过脸,在心的片刻寂静中倾听我心中花开的声音。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个叫裴勇俊的人,不知道有一天我会成为这个人的影迷。
(小标题)记忆和照片是两回事,记忆并不需要具体的样子。
有一天早上在巴士上看新闻,说北京下了好大的雪,一时站在那里有点恍惚,电视画面里的雪景竟让我觉得温暖,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就像雪花一样,在内心深处那个柔软的角落轻轻飘洒……想起《冬季恋歌》中的裴勇俊。他在初雪中微微仰头展颜一笑,那个短暂的镜头,如今常在这平淡的岁月流光里明灭不已。
忘不了那个初见他的夏夜——我一个人躲在静夜里看《冬季恋歌》。看着他在雪中点燃一支烟,回头一笑纯如孩童:“惟真小姐……”仿佛有长长的白云在空中断裂,遥远无声而惊心动魄,一颗心不知是迅速沉落还是飘摇上升。窗外似有残余的天光受了惊一般蓦然远逝。在深夜关上影碟机,泡了一杯咖啡,独自在暗暗的香氛和流逝的时间里,回味的心情竟是欲仙欲死。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是我先生的朋友,一位五十多岁和蔼的妇人。她很喜欢我女儿,一直逗她玩,说:“这样大的孩子最好玩了,半懂不懂的。”说着她抬起头,有点茫然地笑着:“我儿子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呵呵,我已经记不清了。”
当时我有点讶异。我看着女儿想:她现在的样子,以后我会记不清吗?
后来我自己走在小区里,看到特别可爱的小宝宝,忍不住也去逗他玩,问:“多大啦?”说是五个月了。我忽然想:我女儿五个月时是什么样子?
一些可爱的影子蹒跚而来,可是,哪一个是她五个月时候的?于是想起那位妇人的话,再一次有点讶异。
晚上得空时没忘记心里这回事,就拿出相册翻看。照片下方都有时间,于是我找到小孩五个月时六个月时一个个时期的清晰的影像。真的,我记得,我记得捏住她小手小脚时肉乎乎的感觉,我记得小婴儿身上特有的体香,也记得在她还不会坐时,我竭力张开手掌托着她后背抱起她时的那种小心翼翼和柔软心怀……一切一切,像一潭温泉,全在我心里,可是,她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一个个具体的样子,真的记不分明了。
原来,记忆和照片完全是两回事;原来,常常,记忆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样子。
(小标题)偶像的意义,就像用影子证明太阳的存在
多次重温这个贴在裴勇俊官网上的美丽故事:
几年前,一个裴勇俊的影迷生癌,她想在离开这个世界前能亲眼看看裴勇俊。她写了一封信而且亲自去了韩国。那时裴勇俊的人气正风靡整个亚洲,她知道想要和他见面是不可能的了。
然而有一天,当她打开宾馆的房门时看到的竟是裴勇俊!他是百忙之中抽空来看她的。他买了水果给她,用英语和她交谈,他很自然地伸出手来握住她……这位影迷活了过来。她说:我真心实意地感谢他,为他那颗仁慈善良的心。
也许,一千个人喜欢裴勇俊会有远远不止一千个理由,他有着优美雅致的外表,有孩子般纯真温暖的笑容,他是个优秀敬业的演员,曾扮演过无数观众眼中最完美或最独特的情人……但我相信最终都会认同这句话:为他那颗仁慈善良的心。
我们寄寓在自己心中并期冀于这个世界的理想,可以有各种各样斑斓的翅膀,但最终能无尽追寻并永不放弃的,不正是那样一种人性的光芒吗?
我相信人的一生都是需要偶像的,只是年龄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只看有没有那么一个合适的寄托对象出现。偶像的意义,就像用影子证明太阳的存在,他不是你身边的血肉之躯,却时常伴随着你,并且告诉你天空的晴朗和温暖。
裴勇俊拍了电影《外出》后,我做出了以前自己根本无法想象的事。那是在2005年的11月,我千里迢迢地从上海到北京,参加了他的电影《外出》的首映式。
我站在首都剧场,于千万声欢呼中默默注视舞台上依然沉静儒雅的裴勇俊,听他用并不流利但咬字标准的中文说出他对每一位影迷的感谢和祝福,我知道,此生我已不会把这个高大温美的异乡人忘记。与他有关的一切,终于成为我内心情感和人生旅途的一部分,如一朵莲,如一片叶,在远离裴勇俊的地方生长。
(小标题)对童话背后真相的分析使我们失去了连忧郁也明亮着的纯真年代
也曾经不止一次地被别人问过:你究竟为什么喜欢裴勇俊?你了解他吗?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吗?你爱他什么?他的那些照片?他演的那些虚构的人物?他在舞台上视频里表现给你看的那些样子?你说他那么好,到底有什么确实的根据?
是的,我不认识他,我不知道他的一天一天怎样度过。我能知道的其实都只是我自己单方面的事情。很像一个人坐在月下喝酒,自己摆下一桌盛筵,想盛情款待的那位嘉宾,一直也没有到场。我,自斟自饮,一个人有了醉意,甚至兀自起舞弄清影。
可是,我看到的月色,闻到的酒香,分明不是虚妄的。举杯邀明月,不正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美丽情怀吗?那些心里的滋味,从来就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一点也没有虚假。
我们在红尘中渐渐长大,一点点地学会了计较,学会了分析,计较感情的付出是不是值得,分析有过的悲喜是不是正确;计较繁华过后寂寞的代价,分析童话背后冷漠的真相。也正是在这样的计较中,终于失去了自己连忧郁也明亮着的纯真年代。
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说国际饭店很高很高,我非常好奇,终于趁一次下楼去倒垃圾的机会,飞奔到与居处隔了几条街的南京路上,又沿着南京路一阵狂奔,跑到国际饭店跟前,仰头看了一眼。哇!真的好高。然后,再转身沿着原路飞奔回来,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偷偷地乐着,想:我看到国际饭店了!
只稍稍长大一点,到国际饭店门前来来往往就变得不稀奇了。可是那幼年的激情狂奔,傻吗?不值得吗?应该是吧。但我为什么要那样去批判那颗年幼的心?我只会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快乐而有趣的经历。
长大以后,想起那些童话故事,孙悟空、匹诺曹、神笔马良……依然会发自内心地微笑。它们本来就没有真的实现过什么神奇,不能忘的,只是那种快乐和梦,陪伴过我们的成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